20日,常州市文化馆志愿者季旻孜在扫了一天楼后轮休在家,手边铺着一叠正在修改的画稿。这叠画稿,是常州疫情“倒春寒”来临后季旻孜根据她和同事们进行街道志愿服务时的真实经历而创作的《志愿者日记》。
“昨天穿了一天的‘大白’服,也是我第一次穿,以前还会觉得志愿服务多辛苦有矫情成分,但自己体验后,真心感受到那些辛苦一点都不夸大。”季旻孜说,市文化馆这次有数十人,响应钟楼区南大街街道的号召做了志愿者。她因为去了趟安康,是从这周才开始做志愿者,之前是在东头村社区志愿服务。19日是季旻孜第一次到有密接的莱蒙双子星座公寓去参与扫楼。
19日一大早六七点时,季旻孜就来到了双子星座公寓。此前,她已在线上先学习了基本的扫楼要点,来到现场后,尽管穿“大白”服前她还觉得没什么,但随着防护服、头套、面罩的逐层装备,季旻孜觉得“越到后面就越像穿战袍上战场的感觉”。她们这一组扫楼的是个3人组合,一名医生和两名志愿者,但几乎是一见面就说了句“你好”,交流了下眼神,连姓名都不知道就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
“我是负责扫码录入采样信息的,”季旻孜说,“现场我才知道,在有密接的封控区域进行核酸采集和我们日常在社区进行采集,是完全不一样的。”她说,社区核酸采集大多是10管采样为一组,而在有密接的封控区域,考虑到时间限制和检测精准,基本上是1户人家1个单独采样管组,而密接则是1户人家中每人1个单独的采样管组。在楼下领到手机后,季旻孜用自己的志愿账号登录了采样系统后,需要在每个采集管组采集前进行一次扫码,并在扫个人核酸采样码采集后再次扫码进行封存,中间不能出一点差错。
她说:“一般用身份证和核酸采样码比较快,但也会遇到外国人、只有户口簿的小朋友或是没有安装‘我的常州’的外地来常人士,就需要仔细登记姓名及护照号码或是户口簿、身份证号信息等了。”从一头雾水到逐渐配合默契,半天时间里,季旻孜就和同伴们扫了4层楼的几十户人家,累计扫码数百次。她说,最大的难题,在于面部耳朵口鼻都在防护服里,很多时候会听不清被采样者的回复。扫完楼,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医护人员一直坚守一线是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
“一开始是紧张,后来则是闷热,我还算好,戴着N95口罩,只有口罩线下有点过敏,但很多同事们比我辛苦多了。”季旻孜说,市文化馆的志愿者们有一个小群,空下来时大家会在其中发布相关信息,不少人因为“大白”服里闷热后大量流汗,一天志愿服务工作结束脱掉后因为温差而感冒了。大家讲的很多小瞬间,都感动了她,因而萌生了想要用画笔“写”《志愿者日记》的想法。
这组《志愿者日记》里,季旻孜速写记录了18至19日两天里同事和她志愿服务中的亲身经历,其中有同事穿好“大白”,第一次接触体验医务人员艰辛的姿态;有和同事一起进入社区维持核酸秩序,目睹的核酸采样全过程;有大家被分成若干小组,冒雨进入不同社区检查健康码等的场景;有“红马甲”在社区中像毛细血管一样服务着核酸检测的尽职画面;有咚咚咚早上7点“大白”和一户人员一起走进封控楼栋上门“扫楼”的瞬间……
“我们平常都是拿惯了笔,唱惯了歌曲等,虽然也会作为文艺志愿者去服务,但像这样到核酸采样一线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这几天来,虽然有紧张害怕,但我们仍然很愿意再一次进行志愿服务。”根据安排,季旻孜20日休整在家。她说自己刚刚也下楼在小区做了一次核酸采样,有了之前的志愿服务经历,她对自家小区里的志愿者更多了一种感同身受。
除了《志愿者日记》,季旻孜还以自己女儿为原型,画了一组3张的《已检测》。画面中,她4岁的女儿“典典”,手举着不同颜色的“已检测”卡片,从最初核酸采样时会哭到手拿小汽车勇敢地接受又一轮,从有些害怕到给全家勇敢地带头做核酸,以充满纯真的孩童视角,既记录了“典典”的成长,又讲述了孩子眼中的抗疫故事。(记者 何嫄 通讯员 周柯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