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标签
溧阳昆仑街道余桥村“余心乐歌舞队”和余桥村图书室,均是由当地98岁的老寿星储菊初在2003年成立。舞蹈队从开始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3名女队员。20年来,歌舞队晚上排练舞蹈,演身边事、唱经典老歌,为原本文娱生活匮乏的余桥村注入了生机和趣味;白天,舞蹈队员和其他村民们也会聚拢到图书室,看书读报话家常。
每天傍晚6点,在溧阳昆仑街道余桥村小广场,“余心乐歌舞队”队长陈国萍都会带着队员们准时排练舞蹈。98岁的老队长储菊初因为年龄大了,难得跟着“小辈”们练练,但她每天都不会缺席。“我要拍大家跳舞的视频,然后发在抖音上,我现在也是有1000多个粉丝的小博主。看着大家跳舞,我心里也高兴的。”老寿星乐呵呵地说。
看着一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队长,陈国萍感慨万千,她今年55岁,跟着老人家跳了14年舞,“这么多年,晚上跟老寿星一起跳舞,白天到图书室看看书,找她说说话,唠唠嗑。整天和老寿星在一起,我们心里安静、充实、乐观。”
队员们练习腰鼓舞,98岁老寿星拍视频记录
这几天,“余心乐歌舞队”开始排练新节目:张灯结彩打腰鼓。傍晚6点不到,队员们陆续来到小广场,储菊初已经摆好了音响和休息的椅子长凳。“虽然这几年练得少了,但我们队的后勤管理、演出联系,甚至自掏腰包购买道具,都是老队长在亲力亲为。”陈国萍说。
这时,储菊初打开自己的抖音号,展示自己最新拍摄的一段腰鼓舞蹈视频,视频文案是“老友所乐开心就好,快乐与年龄无关,就这么简单。”这条视频就是老寿星自己所拍。“她能拍,会选配乐,自己也会发,我就是帮她剪辑下。虽然粉丝不多,但姑姑的每条视频流量还可以的,都有小几万,粉丝经常和她互动,留言也有几十条。”侄女储江云说。
音乐响起,队员们欢快地跳起了腰鼓,储菊初也没有闲着,掏出手机拍摄。一曲结束,队员们围了上来看老太太拍视频、发抖音。“抖音是短视频,只要几十秒就行,刚刚拍的时间长了,需要剪一剪。如果时间不长,点击开拍、相册直接选视频,配乐都是现成的,很方便。”储菊初戴着老花镜,右手熟练地在屏幕上划着。边上的一众“老姐妹”个个都很佩服:“我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好”“老姐姐快一百岁了,还这么时髦”……
每天,老姐妹们只会跳上一个多小时,不打扰周围村民的休息。
从不愿“抛头露脸”,到走出村子登台演出
1925年7月,储菊初出生于宜兴官林丰义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1岁,她从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毕业后来到溧阳,先后在余桥小学、前马小学、绸缪小学担任公办教师。
2003年9月,她在朋友的引荐下走进了溧阳市老年大学,成为了学校最认真的学生之一,先后研修舞蹈、音乐、剪纸、木兰拳、花卉园艺等多门课程。之后的20年,她风雨无阻,只身一人乘坐公交车,耗时两个小时来往于余桥和溧阳城区。直到年龄大了,一个月才只去一次。
在老年大学,储菊初学到了技艺,也得到了快乐,便萌生了在村里成立一支老年妇女舞蹈队的想法,得到了村党总支的大力支持。2003年年底,她说干就干,自掏腰包购置了音箱、录音机和碟片等必需物品,并四处奔走张贴广告、招收队员。可是因为农村妇女大多怕羞,大多不愿意在大庭广众跳舞。储菊初对症下药,开始逐户家访,上门做思想工作,解开她们心里的疙瘩。
最开始,舞蹈队只有5个人,因为在余桥村,所以取名“余心乐歌舞队”。83岁的陈荣芳是舞蹈队的第一批队员,也是20年的铁粉,“因为大家都是农村妇女,成天抛头露面在外面跳舞,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储老师给了我们自信,她反复劝我们:乡下女人,也不能成天闷在屋子里,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现在,队员们不仅仅在村里跳舞,还成了溧阳市木兰拳协会余桥分队。“只要节假日,肯定要参加村里的活动,还经常到溧阳市里、其他乡镇参加各种文娱表演。”陈国萍不由得感叹,队员们也算是见惯了大场面,自信心越来越足。
队员们之间和和气气,“离队”原因都是因为年龄
余桥村的健身广场,离储菊初家并不远,每天练舞结束收拾停当后,她就会一个人走回家。走进老寿星家,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洁,屋子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难以想象,这是一个98岁独居老人的家!侄女储江云就住在老人隔壁,每天都会过来看看,也劝老人和自己一起住。但储菊初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生活,虽然年近百岁,但洗洗衣服、炒个菜、包饺子毫无压力。在她的短视频作品中,除了跳舞,做饭也是重要素材之一。
“旁人看起来,我是孤身一人,但我从不感到孤独,反而很充实。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啊。”储菊初说。她再次打开自己的抖音号读着自己的签名,“我是来自农村的一位孤寡老太,健康乐观积极向上……”
的确,在队员们眼里,储菊初带给她们的就是乐观,不惧艰难困苦。“我们为啥每天都爱来小广场?并不仅仅只是喜欢跳舞。”乔维英跟着老太太跳了四五年舞,感觉自己开朗多了,“因为身体原因,老寿星一辈子没有生养儿女,但她一直与人为善,从来不发脾气。我们舞蹈队的队员们,也深受她的影响。”
20年来,“余心乐歌舞队”的队员们,大部分都是因为年龄原因“离队”,队员们之间和和气气,有困难也是互相帮助。“我们都很喜欢她,这么大年纪还会关心别人,经常看望村里其他老人。”老太太的邻居说,“有次她买了桔子,一路走一路分,到自己家,桔子没了。”
晚上在广场跳舞,白天去乡村图书室看书
除了“余心乐歌舞队”老队长, 98岁的储菊初还有一个“职务”,余桥村图书室管理员。她担任这个“职务”,同样已经整整20年。2003年,她多方奔走,一家爱心企业慷慨解囊,出资11万元买下村中心余桥附近的三间闲置房,送给村里做老年活动中心。去年,房屋拆迁,村里拿出卫生所的两间闲置屋子给储菊初使用。
陈国萍、乔维英等舞蹈队员们,白天也经常泡在图书室里。除了读报,乔维英最喜欢看的就是剪纸类的书籍,跟着储菊初剪出了各种窗花作品,不仅自家用,还免费送给村民朋友。自从2年多前学会了使用职能手机,储菊初经常在这里教村民朋友拍短视频发抖音,记录自己的日常。
村里很多男同胞也是图书室的常客,谁家里养了猪和鸡鸭,有什么养殖困难就直接来书屋找“答案”。一到双休日,同学们也喜欢来农家书屋看书,有的还主动帮储奶奶做起了借书、还书的登记工作。中学生马萍经常去桥头的农家书屋看书,还会教一些爷爷奶奶认字。
“舞蹈队、图书室,储老师搭建的两个村民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昆仑街道余桥村党总支书记陈恒峰说。(汪磊 邹迪 图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