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内容
用“爱”除“碍”:映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
发布日期:2023-09-11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您有什么需求或者想法,都可以跟我们说。”近日,常州经开区残联工作人员协同施工队,挨家挨户上门询问无障碍改造的需求,在实地察看后为每家量身定制了改造方案。
  走得通、出得去、能如厕,这些在普通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事,却是许多残疾人难以逾越的障碍。今年的“99公益日”,常州经开区7家企业募捐10万元,定向用于改善17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家居环境。目前,“一户一策”方案已制定,预计9月中旬开启施工改造。
  无障碍改造:让居家无碍
  无障碍改造,改造的是残疾人家中的设施,改变的却是残疾人的生活。
  “感谢政府为我们家做了这么多事,孩子有了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家住遥观镇的严浩说。
  2015年,严浩5岁的女儿华华确诊为脑部动脉瘤,术后保住了生命,却始终有严重的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原该在校园里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孩子,只能终日躺在床上。
  “我们的心思全花在了寻医问药上,根本没有精力收拾家里。”严浩告诉记者,改造之前甚至不能称之为“家”,墙面发霉,家中衣物杂物无处堆放,进屋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去年,常州经开区残联对家里进行了无障碍改造,重新粉刷了墙面,在卫生间里配置了无障碍扶手,为家中添置了床、衣柜、储物柜等家具,并对华华的房间进行装修。
  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严浩眼中闪着泪花,“医生说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康复治疗有好处,但治病花费很大,实在没有这个能力。”给孩子洗澡时必须得抱着,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两个人抱都有些吃力,安装无障碍扶手后可以借把力,十分实用。
  严浩家的改造,是常州经开区76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之一。2020年以来,常州经开区积极开展“一户一策”改造,让无障碍设施最大限度地符合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习惯。为肢残家庭安装坡道扶手、卫生间铺设防滑地垫、橱柜低位改造,为视力残疾家庭安装一字扶手、配发语音电磁炉、语音电饭煲……一处处细微的渐变中,一步步增强了残疾人独立生活、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勇气。
  辅具适配:让康复无碍
  9月1日,从小坐在轮椅上的少年小飞,在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迎来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据了解,小飞患的是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一般3至5岁出现症状,若不及时干预治疗,通常在12岁前失去行走能力。
  4年的轮椅生活,让小飞的双腿逐渐变形,今年开始双足出现内翻症状,需要定制矫形鞋,以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来到常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母亲帮小飞把脚放在铺好的报纸上,工作人员用卡尺测量后,一双定制矫形鞋的评估参数就得出来了。为了让矫形鞋更加贴合腿形,还制作了石膏模。
  “这次过来是为了制作冬季的矫形鞋,一般一年要定制两次,都是免费的。”小飞的母亲黄仁素告诉记者,家里有3把轮椅。早上,把孩子抱到电动轮椅上,用这个轮椅,他可以在家里活动;为他洗漱、喂饭后,再抱到可折叠轮椅上,开车将他送去学校;来到学校,又需要把他抱到爬梯轮椅上,拖着爬梯轮椅送进教室。
  “之前,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普遍存在精准性不足的问题,如今,辅具适配从粗放式配发,逐步走向精准适配。”区社保局残疾人服务保障科科长蒋娴表示,“辅具适配”很大程度上补偿和改善了残疾人缺失的功能,为他们参与社会提供了保障。
  无障碍建设:让出行无碍
  今年7月,小飞来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报名,过程超乎想象地顺利,可以自己驾驶轮椅去食堂、去卫生间、去操场。
  记者了解到,学校建造之初,就融合了无障碍设施建设。一楼没有台阶,并配备专门的无障碍卫生间。黄仁素没有固定工作,为方便陪读,安排她留在学校食堂工作,并免除了母子俩在校期间的用餐费用。
  走出校园,常州经开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从“有没有”迈向“优不优”。位于横山桥镇五一村广场上的公厕,于2021年翻建,无障碍设施样样俱全;奚巷村的公厕在入口处,设置了方便残障人士通行的无障碍斜坡,厕所内还配备了安全扶手,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
  “这个旋转门是不符合无障碍通行要求的,我的轮椅前进速度很难跟上门的旋转速度,很容易发生危险。”“这种连接人行道和马路的坡道叫缘石坡道,它与地面不能有高低差,会阻挡轮椅正常上坡。”……去年9月以来,在陈志坚等公益诉讼志愿者的专业帮助下,常州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完成了200多处无障碍设施的调研。
  在竣工验收前或无障碍改造后,不少政府机关和交通运输、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场所,还邀请残疾人试用体验,听取他们的建议。横林镇等地还主动作为,在检察建议内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所有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进行系统改造升级。
  一条盲道、一处扶手、一个斜坡……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关乎着残疾人出行的真实体验,也映照出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与文明程度。
  常州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残联副理事长秦波表示,无障碍建设已不只是满足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而是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常州经开区将用心用情用力升级完善无障碍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本报记者 张舒逸 通讯员 曹相如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