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郑陆街道董墅村的后董墅健身广场边,新建的公共卫生间近日投用,大家再也不用跑去300米开外的旧公厕了。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将之作为补齐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短板、倡导文明风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几年努力,“厕所革命”为全市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面貌和村民风貌带来了喜人变化。而在今年,我市更是将农村公厕建设和管理提升行动列入文明创建十五项重点攻坚行动,全力推动“厕所革命”再上新台阶。
提升乡村品质
“今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农村公厕127座,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从11月底开始,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的工作人员深入各辖市区,对新改扩建农村公厕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验收。
今年,农业农村部门一方面继续推进农村公厕建设,加大人口较多、群众有需求的自然村公共厕所建设力度,加快对老旧农村公厕开展改造提升;另一方面推动开展农村旱厕、露天粪坑清理整治,确保年内全面消除现有旱厕。
董墅村党总支书记陆奇峰告诉记者,随着“厕所革命”不断推进,村里已经实现了旱厕清零。“村里今年投资30万元,在人员密集的区域新建了两座公厕,同时又花15万元改造了13座原有公厕,主要解决水、电、污水接管等问题。”现在,新建的公厕不仅解决了周边新市民的生活难点,还方便了健身休闲群众以及外卖员、快递员等过路群众,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品质和温暖。
明年,董墅村还计划新建6座公厕,让全村村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锻造文明风景
在郑陆镇宁河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洪林指着中绛自然村一座刚刚改建的公厕,直说现在变化很大。“硬件好了,大家都开始自觉爱护环境。同样是一天两次保洁,现在比以前整洁多了。”
常州经开区横林镇双蓉村为梦启苑集聚点配套建设的二类公厕,专门设置了除臭设备,公厕里不仅没有臭味,还有淡淡的香气。这里还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为亲子人群、行动障碍人士打造了贴心体面的如厕空间,充分体现了“厕所革命”中的人文关怀和为民情怀。
公厕问题,在“建”更在“管”。在金坛区直溪镇,一座座新建的公共卫生间新颖美观、干净整洁,并实行专人管理。直溪镇还聘请网格员、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环境卫生监督员,以“问题随手拍”等方式来给公厕环境卫生“找茬”。
今年我市推广实施“红黑榜”“积分制”等文明创建新举措后,很多村庄不仅大大提升了“厕所革命”的积极性,还通过文明户评比、“美丽庭院”创建、制定村庄清洁公约等形式,带动广大村民一起参与村庄清洁和“厕所革命”。
打造市级示范
这些年,我市因地制宜,在各地探索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厕、旅游公厕、智能公厕等,“公厕革命”的亮点层出不穷。
今年,我市又根据《农村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制定出台常州市农村公厕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各地踊跃建设农村公厕重点“市级示范”。示范公厕建设标准在设计选址、配置标准、管理服务方面,共设置了22项具体要求和指标。比如在外观上,鼓励选用体现本地特色的土、木、石、竹等建筑材料,立面造型与色彩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功能上可视条件设置第三卫生间;在管理上要落实分管负责人、保洁员,并公示监督投诉电话。通过建设管理的示范带动作用,我市将实现农村公厕的进一步提档升级。
(记者 朱雅萍 通讯员 万琪 图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