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党委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红心领航365”党建品牌为统领,积极延伸党建“触角”,夯实治理“底座”,奋力以“党建红”托举治理生态“优”、赋能人民生活“好”。
集成设计、连珠成串,在耕耘中延伸治理“广度”
“小网格”撬动“大治理”。调整网格党支部10个,确保“支部建在网格上”。一体化配备党建与网格治理力量,58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并兼任网格长,选调生到村(社区)兼职网格员获市委组织部肯定,320名有志青年、后备干部和退伍军人等乡村振兴人才沉入网格“末梢”,落实“力量配到网格中”。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1086名无职党员纳入志愿者注册管理,在村(社区)一线“组团服务”,实现“党员沉到网格里”。
“红矩阵”畅通“连心桥”。实施市级“点亮工程”,“1+24”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提质增“颜”,书写“珠链式分布、综合性服务”红色风景线。推进“一中心多站点”建设,选择牟家、丰北等党建示范村,有序创建乡村特色网格党群直通站,共建“15分钟”红色景观带。重点建设全市首家乡厨党群服务中心,与全镇30个龙城红色驿站(服务吧)串珠成链,描绘“党建暖心、治理有力”红色风景画。
“靓品牌”激活“源动力”。建成“红心领航365”党建总品牌引领下的“1+8+24+N”全域党建品牌体系集群,各局办行动支部吹响“便民服务”集结号,“执法先锋”和“一窗通办”陆续上线,惠民便民特质扎根郑陆大地。村(社区)精心锤炼叫响全国的“牟+”工作法,成立全区首家焦溪翠冠梨农合联,形成“抓党建促振兴”最大公约数。
线上用心、线下用情,在开拓中校准治理“精度”
“智慧治理”。高标准建成投用苏南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发挥党建领航非凡价值。与南大终身教育学院签订深度合作办学框架,创新“开放式办学+终身制帮学+无边界研学”特色教学模式,培养一支“治理有方法、群众有口碑、发展有潜力”的人才队伍。
“智能治理”。持续改造升级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打造“数字郑陆”3.0版本。拓展开发“一屏两端一中心”功能架构,党建上线APP端。深化“两单一响应”机制,全镇各类问题统一在镇指挥中心平台流转,累计处理事项4698件,群众满意率达90%,构建“不打烊”的高效“数字政府”。
“智愿治理”。铺设“小院议事厅”、成立“老娘舅”协会,招募老党员、乡贤、群众代表加入队伍,扮演好“五大员”角色,累计协助处理事项32件。设置红枫老年助餐厅、打造“红色代办”服务体系,坚持让服务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用党员志愿者们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筑巢聚贤、实岗锻炼,在实干中挖掘治理“深度”
开拓“济济多士成伟业”的治理格局。构建“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机制,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72人次,提升头雁领航本领。举办“青陆英才集训社—奋进新征程 百雁引郑航”年轻干部素能提升班8期,青年干部分小组展开主题研讨,为打造基层治理“郑陆样板”提出可行方案,激活群雁奋进活力。建立基层治理实训项目,7名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126名青年干部赴一线淬炼,378名网格员在最吃劲岗位、服务群众最前沿上“墩苗”磨炼,形成雁阵齐飞效应。
塑造“各类英才竞奔腾”的治理态势。结合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乡土人才培育,涌现省“三带”名人1名、能手2名、新秀2名。三带能手廖理军养蟹经验连续两年得到央视报道,“省乡村振兴好青年”朱丹萍倾力打造“石堰葡萄”品牌,成为推动兴村富民的“源动力”。建成高标准申达人才公寓和紫星人才公寓,以“小切口”做好引才聚才“大文章”,入住率达90%,365名“智脑”下沉楼栋“微网格”,成为社区治理的“助推器”。
奠定“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治理基调。坚持紧扣治理抓党建,着力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优势转化为精准治理效能。为18名外卖小哥颁发《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证》,根据活动轨迹、包干区域担任兼职网格员,通过“随手拍”等方式,主动当好城市探头、小巷管家,上报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131条,成为基层治理的“活跃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