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内容
生态“蜕变”重现长江美 发展“蝶变”引领经济强
发布日期:2023-08-18   来源:文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曾几时,两岸烟囱耸入云;看今朝,无边江景一时新。
  作为全市唯一临江板块,近年来,常州高新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深刻领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辅相成、比翼齐飞的重大内涵,打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转换渠道,努力重现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实现生态“蜕变”、发展“蝶变”。
  破解化工围江,江南岸景一时新
  长江常州段岸线为江苏沿江八市中最短,总长25.8公里,全部位于常州高新区,是功能布局最全、化工围江特征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主江岸线一度集中了全市45%的重大危险源。
  长江大保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化工围江”问题。常州高新区紧抓长江大保护、化工产业整治契机,破立并举,开拓创新,累计投入超100亿元,通过开展“停、转、拆、绿、提”五大行动,关停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8家,在全区累计关停化工企业122家,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清零”。
  如今的滨江渔港码头,没有了往日船舶机械的轰鸣声;江堤上下,是一片水清岸绿的旖旎风光,“生态锈带”蝶变为“生态秀带”。常州高新区一手抓转型腾退、一手抓“生态格局”重塑和“生活空间”优化,沿江岸线5公里廊道生态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有机串联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渔港码头、省庄河湿地等景观节点,加快推进以“九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长江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为市民构筑了水岸共融、亲水共享的生态休闲空间,真正实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同时,常州高新区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清理渔港码头全部245条渔船,累计118户、369名渔民上岸安置、社保全覆盖。如今,很多“捕鱼人”已华丽转身为“护渔员”,共同守护一江碧水。春江街道东海社区原渔民周太光表示:“靠江生活了半辈子,以前总是想着怎么捕鱼,现在变成了思考怎么护渔。能看到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真正变成了水清岸绿的黄金通道,我很自豪。”
  全面绿色转型,经济富强天地阔
  “乔木顶天立地、灌木成群结队、草本生生不息”,这已经成为常州高新区产业生态的真实写照。2022年,常州高新区成功签约4个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刷新历史纪录;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潜在独角兽企业累计达12家,瞪羚企业总数达136家。常州高新区正以“绿色”身姿站上发展前沿。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常州高新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五年跨越六个百亿台阶达到199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21%,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绿色正成为高新区发展的最鲜明底色。
  向低碳绿色转型升级,常州高新区着力引进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低碳产业项目,以更大力度“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全力出清风险隐患、低效产能,累计整治“危污乱散低”企业1781家,打响消防安全“除患治违”攻坚战,拆除违建总面积53.26万平方米,占全市总数超60%。
  站在产业风口眺望未来,常州高新区精心绘制新能源产业蓝图,切实扛起新能源之都核心区的应有担当。对照“发、储、送、用”四大环节,高新区全产业链布局新能源赛道,围绕产业生态“建圈”,依靠重点企业“强链”,引进关键项目“补链”,既重视比亚迪、天合光能等“大象军团”,也注重培育“蚂蚁雄兵”。预计到2025年,全区新能源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突破1200亿元、新能源整车相关产业突破1000亿元。
  促进和谐共生,秀美高新魅力显
  近期,在新龙生态林举办的“芒禾森林音乐节”吸引青年乐迷近5万人次,其中90%为外省、外市游客。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城市绿肺,新龙生态林从除尘降噪、固碳释氧的“生态高地”,到有容乃大、森罗万象的“青年乐土”,写下了绿色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和民生效益转化的美丽注脚。
  生态价值转换,最终落脚点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常州高新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筑牢生态基底,累计建成94个公园绿地、133公里绿道,绿地面积超4万亩,绿化覆盖率达39.63%。2022年PM_2.5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五年来下降32.1%。
  一江碧水,泽润两岸。如今,常州高新区沿江村落再现水韵江南的秀美风光,绿色生态农业欣欣向荣,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东南村、史陈家村等美丽乡村成为最美“网红”村落。水清、景美、百姓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愿景正在高新区演绎为生动现实。
  常州高铁新城作为高新区打造中轴崛起“强支点”、跨江融合“桥头堡”的关键一招,谋划伊始就坚持“智慧生态城”高点定位,将零碳未来城市理念融入其中。这里实施的中水综合利用工程,可为2万多户居民、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集中供冷供热服务,预计年减少碳排放超8万吨,相当于新增800公顷阔叶林。当前,放眼整个高新区,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正成为居民生活新风尚。(本报记者 朱雅萍   冯仕南 摄
 
主办单位: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文明热线:0519-85680855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