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5000年前崧泽文明,感受江南古村传统文化……天宁区作为常州主城区,人文底蕴深厚,历史灿烂悠久,探索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文旅新路径。
走进天宁区郑陆镇寺墩遗址,这里是一处以崧泽和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中心原为一椭圆形土墩,墩外有双重水系,围合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寺墩墩体4层以下即为良渚文化堆积,墩顶发现大型红烧土基槽,表明可能存在大型建筑;底部为青灰色垫土,北界坡脚处发现东北——西南走向的角砾状砌石堆积,明确了墩体的堆筑过程。在墩北台地北侧,清理崧泽文化墓葬40座。M63、M88、M95等墓葬随葬品在30件左右,并随葬璜等玉器,等级较高,是环太湖地区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现。出土刻有“日月山”等符号的大口缸残片,实证环太湖与海岱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即存在密切联系。
遗址首次发现了崧泽时期的木构植物铺垫,已知部分东西长度超过20米,南北长度约为10米。据推测,其结构为在立柱上铺横木,再铺上细竹枝和芦苇等,不由让人联想到“吊脚楼”。“我们进行了碳14测年,表明它的年代大概在5300年至5000年前。传统学术观点认为,这一时期被称为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的过渡期,从植物铺垫所处地层出土的陶片来看,具有明显的崧泽文化风格,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崧泽文化遗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部助理馆员余官玥介绍称,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目前尚未对这处遗迹进行全面揭露。“这处遗迹原本建于水边,也可能是栈桥或码头,还有待下一步考古发掘。”
下一步,考古专家们将围绕寺墩聚落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水系问题进行勘探和发掘,逐步揭开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演进的“文化密码”。
万物生长生态艺术商店、音乐酒馆、鹤峰书院、小满茶铺……圣贤故里,千年焦溪。再来这里,传统村落在秋日中被注入新活力。
焦溪古镇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地处常州与无锡的江阴市交界处,拥有不可多得的水乡自然禀赋和独特的南地北风历史文化特质,是目前常州地区唯一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双重头衔的古镇。
2019年12月,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焦溪古镇参加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要求,天宁区委区政府启动焦溪古镇保护利用项目,总面积41.5万平方米,计划总投入30亿元,按照“保护为主,活化利用,完善配套,全力申遗”原则,重点实施古镇风貌恢复、生态环境整治、文保建筑修缮、景观景点建设及基础设施改造等,还原江南水乡古镇历史风貌。
在实施保护与申遗工作的同时,焦溪古镇积极融入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对缓冲区实施基础设施升级、环境整治优化、交通网路改造,在确保与保护区风貌一致的前提下,做优山水人文环境,推进文旅融合,拓展文创产业,最终打造成文化深厚,环境优美,产业先进、安居乐业的特色古镇。
“我们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古镇保护修缮的整体方案中,并融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文旅中轴等重大发展战略,始终坚持遵循遗产保护改善民生、促进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相应水网、路网、管网、消防、亮化、智能化等市政配套和环境优化等建改项目,实现污水全集中,消防管网和智能化全覆盖。”天宁区文体旅局负责人说,焦溪古镇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5年来,持续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增强了公众的遗产认知和保护自觉,更是为天宁文旅融合发展预留了空间。(万小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