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传统戏剧演员不同,沉浸式戏剧演员的一举一动零距离“暴露”在观众面前,表演必须做到极其细致,考验着演员们的应对能力、台词、肢体、表情,因为只有一次表演机会,演砸了重来的机会都没有。今年10月,常州有了第一家沉浸式戏剧剧院:酹江月。演员们大部分都是“00后”,刚走出校园没多久的他们,每天往返于公寓和剧院,背台词、排戏、表演、学习、对接项目,甚至还要干很多戏院的杂务,为了梦想和未来努力打拼。
“在银行办业务,工作人员认出了她,报出了她刚演的一部戏。这让她很有成就感,坚定了留在家乡发展的信心。”
柏树是常州首家沉浸式戏剧院“酹江月”的主理人,聊起公司签约的“00后”本土演员胡蝶时颇有感触,坦言常州这一行的演员并不多,剧院留人也不容易。“意外的是,剧院开张两个多月,座越来越满。现在,对于常州沉浸式戏剧的市场潜力,演员们信心越来越足。”
表演流畅台词功底好,还要不停和观众互动
一个周六的下午场,“酹江月”正在上演沉浸式悬疑戏剧《房间里的大象》,在剧场门口就能隐约听到演员们饱含深情地说着台词:“你觉得真正的凶手是谁?有什么证据?”掀开门口的帘布,昏暗的灯光中,一位年轻演员走到了台下,和观众互动交流着。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也不怯场,热烈地回应着演员,好像自己已经参与到了案件的侦破中。
演员走到观众中互动
“每一个动作等于都在观众眼皮底下,沉浸式戏剧对演技的要求比戏剧更高,舞台变大了嘛。不仅台词要好,表演也要流畅。”下午两点半,才匆匆吃完一个盒饭的柏树,在剧场里细致地观着每位演员的表现。
在剧中,年轻演员李康宁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虽然这是他演出的第一部戏剧,但情感张力、肢体动作、面部表情都十分到位,接近剧末的一段独白,更可以看出他的台词功底。现场的气氛,随着剧情的推进被拉到了顶点。
一场戏剧演出,就是一个小社交场
另一位演员王健,则出演一个“象头人”。回到后台,摘下大象头套,小伙子认为自己的表演还可以再精进一点,“你不可能场场都是男一号,有时虽然台词不多,时间不长,但只要上场就要珍惜每一秒的时间,下场后,也要不断总结学习。”
舞台离观众很近
戏剧结束,观众们惊叹着剧情的烧脑和反转,王健和观众交流后,带他们去领另外一种卡片“线索卡”,“这里面有一些隐藏的线索,看完全部6张卡,大家会对我们今天的这部戏的剧情理解更透。也欢迎大家扫码进群,交流剧情,提出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提升演出的品质。”
在开演之前,因为王健的角色不用马上登台,他还要做好临时的招待工作。“沉浸式戏剧,观众也是参与者,在这场剧里有一些小角色,需要观众参与。”他拿出几张小卡片,“这种是台词卡,在每场戏开始发给观众。”
李康宁上场前在做准备
“你在走廊里的一段表演很自然,我们被感动了”“李康宁最后的独白说得很对,遇到校园霸凌,我们不能沉默”……和王健一样,其他演员也被观众拉住,谈感想、求合影。
自主意识强,成长中不惧挫折和挑战
和胡蝶一样,王健也是酹江月新签约的“00后”演员,老家在河南漯河,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服装表演专业,自主意识强、独立、爱好广泛……身上带有很多“00后”的典型气质。
柏树(左一)和王健在聊剧本
“我高中时在培训机构学了两年影视表演,志向就是考国内最顶尖的影视学校,第一次高考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面试,基本都去了。”经历挫折后,王健很快认清现实,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每年都有几万人,但一个班往往只招20人。复读那一年,他果断放弃报考影视表演专业,考上了南广的服装表演专业。
服装表演专业主要为国内外模特经纪公司培养模特人才,这一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当职业模特,在很多时装周等场合展示自己,获得高额的报酬。“模特吃的是青春饭,这话一点不假,我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条件突出一点的,在大二就被模特公司挑走了。”尽管王健身材、脸型各方面条件也不错,无奈这一行里竞争太激烈。所幸,“00后”最不怕的就是改变,他再次操起了表演的老本行,自己排演一些简单的剧目,比如儿童剧。
毕业后,在一次儿童剧的演出中,王健认识了柏树。“年纪轻、不怯场,知道怎么通过眼神和肢体动作,来和观众交流。”这是柏树对王健的第一印象。这次见面后,王健也又一次跳出了舒适圈,签约酹江月来到常州工作,从事戏剧话剧的表演。背井离乡,面对全新的环境,这些挑战对于“00后”来说同样不算什么。“公司租的公寓,离剧场步行只要五分钟,还包了工作餐。”在这个青年演员看来,这些条件已经很不错,“虽然有时工作时间长一点,下班后也要练习背台词,但在我们这个年纪,不就是吃苦的时候吗?”
主理人和演员,看好常州沉浸式戏剧市场潜力
在看剧的两个小时里,记者注意到,沉浸式戏剧观众们的年龄层次跨度不小,不仅有“90后”“00后”,还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观众。
“观众与舞台几乎零距离,这样的小剧场内反而有大乐趣,有时和朋友一起捧腹大笑,有时被悬疑的剧情吸引,大气都不敢出。演员的演技赞刚佬,背这么长时间的台词,还要不停跟我们交流,我已经成了他们的粉丝了。”第一次体验沉浸式戏剧的朱小姐,连呼过瘾。
“我们的粉丝越来越多,年龄最大的有80岁,每次家人朋友陪着来看戏,说明沉浸式戏剧对常州的观众还是有吸引力的!”身为主理人,“95后”的柏树也经历了风浪,2018年年底创业至今,在文化传媒领域已经陆续投入了400多万元,“老实说,前期市场调研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常州戏剧的受众群体并不广阔。演员的资源更少。”
比如,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表演系的胡蝶,本来想在成都当地发展,因为家里条件也不错被父母喊回常州。回到常州的胡蝶想在影视文化这个行当里创业,但一圈转下来打起了退堂鼓,又要回成都。一次偶然的机会,胡蝶结识了柏树,知道了“酹江月”的存在,就决定试试,演出了好几部剧。“上次在银行被工作人员认出来,她就去办工资卡,决定留在家乡发展。”柏树说。
在上海等沉浸式戏剧产业红火的城市,观众的群体主要是20岁左右,而常州目前主要群体在30岁左右。柏树和年轻演员们坚信,会有更多观众来剧场“打卡”,“‘脸贴脸’看我们飙戏。”(文字 汪磊 通讯员 刘怡 图片 朱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