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公益的史建中,是溧阳市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协会会长、溧阳市红十字救援队副队长,还是心理急救讲师、心理咨询师和慈善志愿者。24年来,他以57700毫升的无偿献血量,5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并获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江苏好人”。
“他几乎每隔半个月就来血站献血,献血证已达137本。”记者近日来到溧阳血站,站长杨小萍说,体重67公斤的史建中累计献血量相当于近14个人的全部血量。
今年59岁的史建中,第一次献血是1999年在商场门口的献血车上。在“一袋血可以拯救一条生命”的感召下,他决定定期献血。刚开始,他遭到家人与好友的劝阻,但看到他献血后精神矍铄,大家对献血有了科学认识。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妻子、女儿、弟弟、弟妹等11名家人,陆续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挽救更多生命。用史建中的话说,让一个人献100次血很难,但让100个人献1次血则相对容易。2016年,他牵头成立了溧阳市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协会,会员从最初的5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600余人。
从献血到献血小板,史建中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一辈子,即使超过了法定献血年龄,也要以志愿者的身份现身说法,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溧阳市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史建中的有效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已超1万小时。也就是说,7年来,他平均每天都要从事将近5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没有节假日,不请假、不间断,志愿服务已成为他的习惯。
作为溧阳市红十字救援队的一员,史建中常年奔赴社区、校园、企事业单位,无偿为市民、师生、员工、出租车司机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去年“十一”假期,他和队员连续7天在南山景区进行应急救护医疗保障,义务守护游客的安全。平时,他常到乡镇学校对师生进行应急救护培训。
他认为,现场急救就是和死神赛跑,最大程度把病患救回来,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他提交的提案“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建议”,被列为溧阳2020年度政协重点提案。目前,溧阳的村卫生室、学校、车站、高铁站、大型酒店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基本实现了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配置。
在开展志愿服务实践的同时,史建中还做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员。有个痴迷手机、不愿读书的高二男生,在他的耐心疏导下,第二天就把手机里的游戏全部删除,并连续十多天做志愿者,一年后考上了大学,他母亲专程给史建中送来了喜糖。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溧阳向全社会招募隔离点志愿者。面对未知的危险,史建中第一时间带领11名具有专业救护技能的会员请缨上阵。在隔离点,配餐、公共区域的消杀、垃圾处理、协助核酸检测工作,哪里缺人手,史建中都能顶上。
得知疫情期间民警们无处理发的苦恼,他重操旧业,利用休息时间,义务开起了“前线理发点”。在隔离点33天,他共为七八十人理了发。(郏燕波 李金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