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暖,陈渡新苑社区三楼智享农园内又热闹起来。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纷纷认领“责任田”,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播种季,大家一起撒下希望的种子,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干活累了,大家就在一旁的休闲区,聊聊家长里短和社区的变化。
“如果没有智享农园,我们社区不会发生这么多变化。”今年70岁的宋雪美回忆,社区有不少像她一样跟着子女入城的随迁老人,都有种菜的习惯,前些年,甚至发生了毁绿种菜的情况。
2021年6月,宋雪美得知陈渡新苑社区三楼打造了“空中花园”营造项目——智享农园,可以认领一小块“责任田”,便马上报了名。后来,像她这样认领“责任田”的老人逐渐增多。与此同时,社区毁绿种菜的现象逐渐消失。
再后来,一些年轻人带着孩子也加入进来,大家交流的内容不局限于种菜,开始讨论起小区治理情况。30岁的王冬梅是一名老师,她最关心的是小区的电梯停运时间。
“电梯经常停运,我们小区相当一部分居民不交物业费;而收不上物业费,电梯停运就一直没法解决。最后,我们在智享农园休闲区召集居民代表开会,解决了这个难题。”这样的变化让王冬梅认识到,小区的这种“微更新”不仅需要居民的热心关注,更考验着居民的自治能力。
陈渡新苑社区的“空中花园”营造项目只是永红街道“微更新”项目的一个例子。近年来,该街道通过“微更新”项目,积极探索“参与式治理”模式,打造了一批微景观。
比如,清潭五社区的居民们在东门小屋外增添了熊猫彩绘,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在清潭三社区的小区井盖上画枫叶,形成一片特殊的“红枫林”……
据永红街道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永红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站长查文瑛介绍,过去两年中,永红街道以解决一个社区问题、组建一支议事队伍、建立一项协商机制、形成一套实施流程、树立一个共治品牌的“五个一”为导向,关注居民生活“小急难”、探索居民治理“微生态”,已完成20个“参与式微更新”项目,将老旧空间或闲置空间打造成多个兼具实用功能与本土特色的微景观。
“在‘微更新’项目中,居民积极参与并自主策划,将梳理出的社区治理‘小问题’着手予以解决。”查文瑛透露,永红街道还组织“微更新”项目大赛,以“微”为切入口,以“精”为项目实施方向,培育了一批有专业素养的项目负责人,挖掘出了大量社区能人。
“营造的是‘景’,改变的却是‘人’。‘微更新’项目改变了居住环境,形成了居民主动参与策划、发挥人人所长的人文新风。”查文瑛说,下一步,永红街道将聘请具有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背景的人员,组建社区规划师队伍,探索参与式社区规划,通过“微更新”项目的实施,共建更加美好的社区。(本版图文 吕洪涛 承文菊 王锐红 徐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