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早晨9点,记者赶到兰翔新村采访时,78岁的王意茂正在楼下自己认养的绿地里,打理“月季花园”。他笑着告诉记者,清晨5点多起床后,就先在楼道上上下下走一遍,检查单元门有没有关、楼梯间有没有堆放垃圾、墙面有没有张贴小广告……各种细节逐一“过堂”后,才回家吃早饭。这一系列“规定动作”像极了王意茂在部队时的“出早操”,每天必须准时完成,这是刻进骨子里的习惯。
王意茂是37幢的楼长,也是兰翔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在兰翔,和他一样退役不褪色、发挥余热服务居民的老兵志愿者,有100多人。这支平均年龄76岁的服务队,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成为了基层社区治理的一股独特力量。
团结
是这支队伍最亮眼的一道风景
兰翔新村为原军工企业兰翔机械厂职工家属居住区,退役军人占比较大。因为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同时缺乏物业管理,圈地种菜、车辆乱停、房屋漏水等现象层出不穷,小区环境愈显杂乱。
2003年,兰翔社区开始探索居民自治模式,第一步就是组织小区内的退役军人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尝试调动居民力量,助力小区管理。
“兰翔是典型的熟人社区,退役军人多,党员多。我当时提出想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时,平时热心社区工作的几个退役老兵立马响应,初代队伍就这么成立了。”在兰翔社区工作了20多年的党委书记薛凤英回忆道。
甄树田是老兵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也是首批队员之一。当年社区号召成立服务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报名的。“我们以前在部队都是标兵,看着小区环境一天不如一天,我们住着也不舒服,谁不想自己的家干净、整洁、有序呢?所以,我们就应下了这件事,并且立即行动起来。”
服从命令听指挥,精诚团结创佳绩。有了同一个信念,老兵们仿佛拧成了一股绳,慢慢地,来了20多个老兵,再后来,就壮大到100多人的队伍了。
“最初的一批成员加入时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现在他们中最小的都有76岁了,仍然在坚持服务。这些年社区能治理得这么好,少不了他们的功劳。”每每说起老兵们的付出,薛凤英既感动又敬佩。
纪律
是刻进这支队伍骨子里的一种记忆
5月18日一早,兰翔社区对面的乐汇老居家养老服务站门前,一月一次的义务理发活动又开始了,居民们一边享受着老兵志愿者的理发服务,一边唠着家常,很是热闹。
每个月的18日,是社区固定的“义务理发日”,志愿者都是老兵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我们以前在部队都相互理发,有这手艺,现在十多个人组成了这样一支队伍,定时定点为居民们服务,没想到特别受大家欢迎。”理发志愿者陈建伟说。
对有需求且行动不便的居民,志愿者们还提供上门服务,平均每月服务80余人次,“兰翔义务理发队”的名气还传到了周边。“有一次,华山医院也向我们求助,希望我们能去给常年住院的两个老人理发,我就给老陈派了单。不巧那天下大雨,老陈来回走了半个多小时呢,回来的时候裤子都湿到膝盖了。”负责统筹的吴先飞感动地说。
主动担当,使命必达,老兵们的奉献精神融入了社区发展的大小事。前两年疫情防控期间,60多名老兵志愿者排班值守,一丝不苟。“老兵们的纪律性是刻进骨子里的,保质保量完成,从不会迟到早退。”薛凤英说,当时,78岁的李志芳、74岁的陆恩和、73岁的张文有、76岁的曹友祥、74岁的王德友、80岁的关兴远还组队打起快板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奉献
是这支队伍所有队员的统一“口令”
兰翔社区的退役军人中,有一大批曾经是技术骨干、企业干部。把当初造航空发动机的精力,用在处理邻里间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上,能习惯吗?
面对记者的提问,谢励中的回答是——曾经,热爱工作;现在,热爱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大家都希望小区环境整洁、氛围和谐,为了这个目标团结起来好好干,人人都要作奉献,这就是我们兰翔人的优势。”
谢励中曾是兰翔厂的总工程师、副厂长,早年曾公费留学英国,享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爱人都是退役军人。以他们的条件,换个配套设施更好、有电梯的新小区完全不是问题。“孩子也曾建议我们搬到新小区去,但是我们老两口更喜欢这里,喜欢和大家相处,从未想过要搬家。”
“我们现在物管费只要0.23元/平方米,收缴率能达到99%,在全市小区里都是数一数二的。”退役军人甄树田也很感概,他说,小区的变化,让更多人愿意回来了。
他回忆道,王贵荣夫妻俩,20年前因为小区环境不好,三四万元把房子卖了搬到了带电梯的新小区。前两年回兰翔,见到小区如今的新面貌,邻里氛围又如此和谐,又花了八十多万元重新买了一套一楼的房子,搬回来住了。
担当
是这支队伍最不容质疑的精神属性
2003年,社区鼓励居民成立业委会,实现自治的同时,还在居民和社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20年过去,业委会由一位又一位老兵接棒担起重任。黄革勇勇挑筹建业委会的重任,其他退役军人积极响应,纷纷担任楼栋长、加入联防巡逻队、参与社区管理。36幢的屋面漏水问题,曾经困扰了该栋楼的居民很久,一旦遇上雨天,一些居民家里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被子都是潮的。退役军人田振友作为业委会委员,一次次奔走,请来维修人员一次、两次、三次地修,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正是有了这些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与担当,兰翔新村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老破乱”,改变为如今绿化整齐、楼道清爽、面貌焕然一新的小区。
谢励中爱好种花,他帮着志愿者们一起整理小区的花圃绿植;他的爱人喜爱歌舞,社区的排练和演出几乎次次不落。“我的绣球花种得特别好,经常会和其他志愿者交换花苗,小区花圃整治我也参与了,现在小区里种着不少我培育出来的绣球花呢!”
在兰翔,像谢励中这样的养花高手还有不少。前几年,社区为了改善围栏种菜的情况,提出了认领绿化责任区的法子,通过种花、种草等方式,管好家前屋后的绿化,一下子吸引了近百户退役军人家庭参与。
41幢的转业军人郗永富通过收集楼栋里居民的废纸箱,换钱买花木;37幢的王意茂在爱人的支持下,打理出了小区有名的“月季花园”;居民戴丽获得了儿女们的支持,时不时收到孩子们网购寄来的花苗……(尹梦真 谈必行 徐蕾 李智娴 文 王锐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