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公共厕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写照。近年来,新北区不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一座座具有文化元素、环保理念、智慧管理、贴心服务的公厕逐渐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常州高铁北站的“火车头”公厕,满满新潮的科技范儿。这里24小时对外开放,不仅满足了广大旅客的需求,外围还设置了便捷驿站,提供冷热饮用水,为旅客提供舒适、美观、便捷的如厕及休憩环境。
这样的便捷也在薛家镇“便捷驿站”公厕暖心上线。作为户外劳动者驿站,这里临近薛家中学,配备了空调、微波炉、药箱、饮水机设施,为环卫工人,接送孩子的家长和过路的居民、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热饭、充电、如厕、避雨避雪等服务。
太湖路—华山路的“无界”公厕,结合口袋公园建设成为街边特色艺术小品,通过采用散落式布局,实现每个厕位独立开放。
西夏墅东南村的“小院”公厕,具有乡村韵味。作为新时代农村公厕的代表,设计思路借鉴中国传统院落,小型的坡屋顶建筑有机地围合在一起,虚实结合,营造出庭院的氛围。汉江路上的“国风”公厕,既有现代感又有江南中式古典园林的元素。灰白的外立面与改造后的汉江路的建筑风格相协调,外立面安装了光带和景观灯,为城市的夜晚增加了一抹亮色。
薛家中心公园内北侧的公厕注重“全龄友好”“育儿友好”。因为周边活动居民众多,老人和孩童占比很大,公厕通过针对性的功能定制,在其中的“第三卫生间”中配备了低位坐便器、托婴板及高低洗手台等设施,还在各个方位安装了安全扶手,全方位体现人文关怀。
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公厕也有科技范儿。新北区政府北侧的“物联感知”公厕结合了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能有效解决公共厕所服务过程中异味控制、系统联动、节水节能降耗等问题。华灯初上,这科技感十足的蔚蓝“水晶盒”内有乾坤,“镜面显示”“刷脸取纸”“无水马桶”等黑科技触手可及。洗手台的镜子上显示着时间、天气,这种体贴的设计用心可见一斑。门口的无障碍坡道,更是把关爱特殊人群体现到细微处。
据悉,新北区近年累计新建城市公厕34座,今年已新建交付2座公厕,剩余6座施工进度已完成80%。(尹梦真 恽森强 朱臻 图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