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遥观镇薛墅巷名人荟萃,文化底蕴深厚。今年以来,薛墅巷村深挖历史人文资源,建设人文村道,保护、宣扬、发展好乡村文化。8月30日,记者从遥观镇了解到,薛墅巷村人文村道现已正式完工。
“我们从年初开始筹备,经过多次开会讨论、走访调研,确定了人文村道建设的基本方案。”薛墅巷村党总支书记吴景伟告诉记者,村道建设既考虑到挖掘文化资源,宣传村风乡风,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也将平整路面、增设路灯等民生工程纳入其中。
走进薛墅巷人文村道,映入眼帘的是几幅壁画,画面上“常州东门第一巷”“树家风,传家训”等字样分外醒目。村道一侧用于停车的空地改造成“登科广场”,象征着登科中举的美好寓意。薛墅巷村曾出过“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也是民国元老吴介璋、中华铅笔之父吴羹梅、《新民晚报》创始人吴竹似、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近现代名人的故乡,登科广场上新建了文化连廊,对本村概况、村名溯源、知名进士、当代贤能等予以展示介绍。登科广场旁,一棵60多年历史的榉树下,新建了供村民休息的环形座椅,补种绿化后四周围上了篱笆。“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阵地,开展居民议事、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吴景伟表示。
“原来村道两侧的树木枝叶过于茂盛,既影响两侧居民家里的采光,也影响出行。我们在建设人文村道过程中对树枝进行修剪,结合遥观砖窑文化设计了路边的花坛。”吴景伟说,路边新增了“家风”“乡风”“移风易俗”展示牌,还增加了7盏太阳能路灯,优化夜间照明。
今年78岁的周敖德驻足文化连廊观看展示介绍,“之前村里年纪大的人可能对这些比较了解,现在年轻人通过这些文化布置,也能不断传承乡风文化。”周敖德表示,来来回回经常能看见有人前来参观,整条村道比以前整洁多了,走在村道上心情也很好。
“上周,我们邀请辖区内青少年来到村里的人文村道参观学习,引导他们深入了解薛墅巷村的历史文化,传承良好家风。”吴景伟表示,孩子们观看得很认真,纷纷表示作为新一代薛墅人,要学习先辈刻苦求进、服务乡民、报效祖国的情怀,为改变家乡面貌、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接下来,薛墅巷村还将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持续推进文明积分行动走深走实,将无形的文明新风转化为换取生活用品有形积分,向群众宣传新文明、新精神、新风尚。(何奕欣 韩琦 梅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