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市如何在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层次上探索突破,奋力打造更多高显示度、美誉度的常州特色文旅标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严俊日前表示,全市文旅系统将做深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四篇文章”,狠抓文旅深度融合、消费扩容升级、产业延链强链、做优文旅经济“四个关键”,为加快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常州样本”争创更多标志性成果。
赓续文脉,探索传承创新之路。着力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考古遗存、非遗资源的系统保护利用,有序推动实施焦溪古镇、寺墩、三星村及前北岸明代楠木厅、未园等重点项目,大力推介长江、运河等主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深耕差异性资源,加快打造以“百园之城”“百馆之城”“名仕青果”“三杰故里”等为标志的文旅集群,大力开发“跟着考古去研学”“跟着名人去打卡”“跟着诗词游常州”“跟着博物馆游常州”等系列文化主题游径,重新激活文化遗产的再利用、再生产价值。
构建载体,积蓄产业升级之力。全域布局“城市漫游”“街区漫步”“乡村休闲”等新型功能片区,统筹推进焦溪古镇申报世界遗产、大青果片区文商旅一体化运营、茅山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创建,加快培育环球恐龙城、天目湖等世界级、千万级旅游景区(度假区)。打造止园、大观楼、青果巷三期等城市新地标及东方侏罗纪、天目湖动物王国等现象级产品,建成投运季子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大庙弄片区历史风貌改造、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等重点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坚持大企业培育、大项目招引“两手抓”,力争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超1000家。
共享红利,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深化“展览+文旅”“演艺+文旅”“音乐+文旅”“赛事+文旅”等模式,支持市场主体建设“演艺体验空间”“文博体验空间”“非遗体验空间”“美食体验空间”“数字体验空间”等创新场景,推出读城市、观展览、赏好剧、听音乐、品美食等消费业态。打造“演艺小剧场”“秋白书苑”“千果艺站”等多元业态融合服务设施,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交通线网等服务体系,扩大“常享游”等数字应用场景,助力常州打造“最宠游客城市”。聚焦主要客源市场,实施“引客入常”计划,高密度宣推“青春乐都”等文旅新IP,推出促进消费的措施及文旅节事。
营造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推出“助企利市惠民”系列政策举措,完善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执法监督、服务质量评价等管理机制,健全产业投资度、消费活跃度、游客满意度、城市美誉度等监测体系,建立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助企纾困对接制度,全力营造一流文旅营商环境。完善文旅经济、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加快文旅行业紧缺急需人才培育引进步伐,支持市场主体系统开展产品迭代、技术升级、品牌建设,更好赋能构建高质量的文商旅深度融合全产业链。(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