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潞城书院外的广场上热闹起来,“遇见潞城”娃娃庙会非遗专场在这里开展。萌娃们变身“非遗小掌柜”,穿梭在堆花糕团、剪纸坊、虎头鞋铺等非遗摊位之间,小手捏着面人、剪着窗花、拿着梳篦,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大(1)班的乐乐捧着自制的堆花糕团,向来来往往的居民热情推荐,稚嫩的作品里满是对传统文化的初次探索。一旁的糖葫芦摊位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晶莹的糖衣包裹着酸甜的山楂,引得小顾客们排队品尝。家长王聆懿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仅体验了传统技艺,更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了人际交往。”
这场热闹的庙会是潞城幼儿园“民俗文化周”的压轴大戏。此前一周,潞城幼儿园精心打造的“民俗街”“民艺台”“民游场”三大特色区域,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本土民俗文化体验。在民俗街区,孩子们扮演着小掌柜、小郎中,用稚嫩的声音吆喝叫卖;在民艺台上,他们跟着老师学唱锡剧、练习南拳,虽然动作还不够标准,但一招一式都透着认真;在民间游戏场,跳皮筋、丢沙包等传统游戏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潞城街道一直有赶集的传统习俗,通过庙会的形式,幼儿园的孩子们以大带小,自主策划布置,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的接轨。“孩子们对民俗活动的热情超乎想象。”潞城幼儿园保教主任是斐笑着说,自从上周开始民俗体验,每天都有孩子追着问什么时候能“赶庙会”。
此次“民俗文化周”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建立起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未来,该园将持续以游戏化方式将民俗文化融入日常,通过沉浸式体验在孩子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古老技艺在童真童趣中焕发新生机。(何奕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