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常州市公园管理中心、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联合常州市文明素养研究会、江苏常观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后在圩墩遗址公园、人民公园开讲“公园里的思政课”第四十二讲与四十三讲,让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体验中传承精神。
7月12日,第四十二讲“穿越6000年沉浸考古”在圩墩遗址博物馆拉开帷幕。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带领青少年穿梭回马家浜文化时期,深入了解先民的生活场景。炭化稻谷、磨制石器等珍贵文物,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远古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故事,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与智慧。
7月15日,第四十三讲“红色龙城记忆”在人民公园季子文化中心开讲。在古朴的屋檐下,讲解员将“延陵季子三让王位”的典故娓娓道来,“人无信不立”的理念如同种子般,在青少年心中悄悄扎根,让他们对诚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课程创新采用走读公园、文化讲解、科技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悟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节课上,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学生“计往开来”宣讲团成员都为青少年带来了团中央“两弹一星”主题宣讲。他们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实物图片等资料,详细讲述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让青少年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者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计往开来”宣讲团的志愿者还为青少年带来了3D打印技术初体验。青少年分组操作3D打印笔,尽情发挥想象力,绘制着心中的理想,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计算机工程学院季海蓉老师说道:“将团中央‘两弹一星’精神的宣讲课堂从校园搬到公园、送到群众身边,这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和深刻的社会实践。”
“江南第一燕·行走的思政课”走读公园,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青少年在课程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本课程秉承公益免费原则,吸引众多家庭踊跃报名,展现了常州市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支持。未来“公园里的思政课”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将德育、智育、美育融入实践课堂,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共筑精神文明建设新高地贡献力量。(王晓跃、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