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江苏最美志愿者”胡世明因病逝世。他是一位老党员,从小就立志“学雷锋、做雷锋”,曾经执着地收藏雷锋主题红色藏品,锲而不舍追寻雷锋足迹、宣传雷锋精神,并多次举办雷锋精神主题藏品展。在他去世后,雷锋精神传承的接力棒交给了谁?相关红色藏品如何保管和展示?在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发现“90后”姑娘王志千已经接过了这支接力棒。

在戚大街社区初心馆、花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雷锋迷”胡世明师傅生前珍藏的一件件红色展品整齐摆放,似在诉说着对他的思念。2月27日下午,戚墅堰实验小学和东方小学的学生分别前往两地参观。王志千提前几天整理布置,准备用精彩的讲解带领孩子们回顾展品背后胡世明赤诚追“锋”的岁月。
活动即将开始,现场却迟迟不见王志千的踪影。“我刚给她打了电话,才知道她在来的路上又去做好人好事了。”花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朱琴告诉记者,附近有居民丢了狗,在路边急得直哭,王志千帮着她一起找,耽搁了时间。
王志千是“常州好人”、常州经开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帮助过的人难以计数。“扑灭火灾七八起,救助中风老人三个。路上遇到摔倒、走丢的老人,只要看见了,我也都会帮帮忙。”王志千说,这些只是凭着本能去做。
2022年7月,王志千加入街道“741”志愿者队伍,后来又成为河苑社区微网格员和微型消防站消防志愿者。
2023年暑期的一次火情让她记忆深刻。“那天我刚从家里出来,看见附近餐饮店冒出滚滚浓烟。”王志千说,当时老板正在熬荤油,有人来送货,一走神,油从锅里溢出,火势迅速蔓延。
“听说店里有2个大型商用煤气罐,而旁边是商铺和居民楼,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我对消防微站设施熟悉,当时戴上防毒面具,拿上灭火器,就冲进了火场。”关阀门、断电源,一边救火,一边疏散群众,王志千用了12瓶灭火器,成功将火扑灭。
“今天上午在助餐点帮忙,看见杨爷爷精神矍铄,恢复得很好。”王志千提到的这位杨爷爷,是她曾救下的一名中风老人。王志千每天都会去社区助餐点帮忙,对前来就餐的每位老人都有印象。平时杨爷爷很早就到了,有一天直到分餐快结束,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王志千就给杨爷爷打去电话。“电话没人接,我心里有点不安,马上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到了他家,发现外面的纱窗防盗门是关着的,但里面的大门是虚掩着的。拍门很久没人回应,邻居说没见杨爷爷出门。”大家不放心,破开窗纱打开防盗门,进门一看,发现杨爷爷躺在地上,应该是中风了。联系家属后,王志千赶紧带着老人上医院,并先行垫付医药费。
“一时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像胡师傅一样一辈子一直做好事。”王志千告诉记者,胡师傅最让她感佩的,是他2013年退休后骑自行车前往四川雅安,慰问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路上遇到下大雨,车上捐赠物资多达40公斤,虽然行路困难,但他仍甘之如饴。“去年,我被胡师傅认可,成为他的‘传承人’。很不幸胡师傅离开了我们,但我会定期协助社区整理和补充这些藏品,培养小小‘雷锋’讲解员,不断发扬雷锋精神,继续帮助他人、无私奉献,把对雷锋的信仰传承下去。”
“今天看到了很多关于雷锋叔叔的展品,王志千老师给我们讲了胡师傅的故事和她自己的故事,我觉得很感动也很震撼。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戚墅堰实验小学四(3)班学生邱欣然表示。
岁月在这些展品上留下痕迹,书页已经泛黄,徽章显得斑驳,笔筒也已陈旧,但这份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坚守,因为王志千,因为一批批被他们感动而身体力行的孩子,宝贵精神历久弥新,在时间的长河里永不褪色。(何奕欣 王羽柔 夏晨希 图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