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常州市委网信办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将网络普法与依法治网有机结合,持续创新丰富普法形式,打造“网络普法e同行”普法品牌。
加强组织谋划,增强法治引领原动力
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亲自研究部署普法工作举措。全市网信系统牢固树立普法工作一盘棋思想,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各展所长的工作格局。
优化顶层设计。以《常州市网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为引领,将普法宣传教育纳入网信办年度总体工作安排,制定更新年度网络法治宣传责任清单、重点项目、活动一览表,统筹推进各项普法工作开展。
围绕中心大局。全面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新出台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重点强化“一老一小”群体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
加强活动创新,提升社会面普法影响力
普法进网站。属地网站开设网络普法专栏,发布新闻动态、普法课堂、以案说法等普法信息3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40万次。打造百家法治直播间,宣传《宪法》《民法典》和网信法律法规,累计开播600余个小时。

普法进企业。连续两年开展全市重点企业和上市(后备)公司侵权投诉举报实务培训,覆盖相关企业100余家。开展“利民护企 e常清朗”网络侵权举报宣传进企业活动,深入20余家企业普及网络侵权相关法律法规及投诉举报渠道。
普法进社区。组织“清朗龙城 你我同行”等线下活动60余场,累计发放网信普法宣传资料4万余份。制作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海报40余组,在全市200台公益广告宣传屏滚动播放。
普法进校园。邀请道德与法治名师、少年庭法官、未成年人部检察官组成网络普法讲师团,录制五季、共25期普法系列微课程,在市级重点网站和常州教育公众号首页发布,并在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播出,覆盖全市50余万中小学生群体。
加强资源整合,共绘网络法治同心圆
优化普法基地格局。构建“2+7+N”网络普法基地格局,高标准打造市级网络普法示范基地,多样化建设辖市区支撑基地,联合妇联、教育局等职能部门打造各具特色的网络普法体验空间,常态化开展网信大讲堂、法治作品征集等活动。

打造普法亮点品牌。“星巢”青少年网络素养和网络安全教育基地、“清朗遥观”网信普法基地等3个项目在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江苏站活动现场展播推介,“小橘灯”公益直播间和“钟检定制”网络普法品牌入选2024年江苏省网络普法特色案例。
融合开展网安宣传。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全面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涉网法律常识。依托常州地铁1号线列车打造“网安号”主题车厢,通过普法漫画、技能小贴士等元素营造沉浸式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环境,相关经验入选“护你行动 创新传播”全国网络安全典型传播案例。
广泛发动志愿力量。强化网络普法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洮湖夜月,福地金坛”网络中国节·中秋主题活动将网络普法融入舞台表演和主题集市中,天宁区兰陵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知乎常州”开展“网络安全‘知’多少 一起话妙招”全民互动活动,打通法治宣传“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