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梅街道新堂社区,一个熟悉的身影总是穿梭在楼栋间,那是71岁的唐宪老人,骑着他的自行车,用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的生活态度。退休后,唐宪没有选择安逸,而是继续在社区这片热土上发光发热,成为邻里间口口相传的“热心肠”。
双职工家庭的温暖港湾
“共享爷爷”
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4时30分,唐宪准时出现在翠竹幼儿园门口。他熟练地接过大班男孩小宇的书包,温馨画面常让不熟悉的家长误以为这是亲爷孙。“小手要握稳笔杆,字要写得端端正正。”在唐宪家中,他不忘指导小宇练字。“有次孩子发高烧,而我和小宇他爸因为工作走不开,唐师傅一个人当爹又当妈,哄孩子吃药、陪孩子挂水、做孩子喜欢吃的菜肴,悉心照料。”小宇的妈妈潘婧感激地说。
不仅如此,唐宪还主动承担起社区内其他四个孩子的接送、课业辅导,成为双职工家庭信赖的“共享爷爷”。在他的陪伴下,孩子们不仅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更学到了生活的智慧与责任心的重要性。
社区居民的守护者
热心帮手
前几天晚上9时许,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唐宪,来人是隔壁单元的独居老人顾美英。她家住一楼,楼上住户水管爆裂,水流直泻至顾美英家中。唐宪闻讯后踩着积水冲进现场,迅速找到总阀止水,紧接着联系楼上住户,并找来修理工抢修水管。之后,唐宪帮助顾美英拖地、换床单被褥,等到把顾美英的家收拾干净妥帖,已是凌晨时分。“那次多亏唐师傅,不然我真不知怎么办。”顾阿姨回忆起当时情形仍充满感激。
一个多月前,小区里96岁的韩老太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唐宪本想登门探望关心,可刚走近,发现老太太神色异常,眉头紧皱、脸色苍白,身体倚靠着墙壁,双手紧紧抓着胸前的衣服。唐宪见状不妙,立即拨打120,一路护送韩老太就医。“幸亏唐师傅发现得及时,他还帮助挂号、办理住院手续,我们也不在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韩老太的儿子说。
这样的紧急救援对唐宪来说已成日常:凌晨打着手电协助抢修冻裂水管,暴雨天疏通堵塞的下水道……社区工作者都称赞他是社区的“及时雨”,居民身边有呼必应的热心人。
银龄生活的多彩篇章
演绎多重角色
退休后的唐宪,不仅活跃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更在银龄生活中演绎着多重角色。他是常州市老年自行车健身队的领队,倡导绿色出行,带领队员穿梭于城市之间,感受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魅力。在一次前往焦溪古镇的骑行中,唐宪和他的队伍偶遇一辆汽车陷入泥地,他们迅速行动,齐心协力将车辆拉出困境,展现了团队的力量与温暖。
唐宪还是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他组织书画小组,带领老人们挥毫泼墨,创作出上百幅作品,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同时,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社区的点滴变化,从元宵游园会的花灯制作到社区广场的改造升级,每一张照片都是社区发展的见证,也是居民幸福生活的缩影。
“唐师傅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社区党总支书记孙玲玲高度评价道。面对赞誉,唐宪总是谦逊一笑:“把每件小事做好,温暖自然就会传递。”夕阳下,他再次跨上那辆陪伴了他11年的自行车,继续在社区的楼宇间穿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社区的深情。(舒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