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婆婆,这个月的电费可以交啦,我来帮你弄……咦?你家这灯怎么不亮了?”2日上午,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南渡供电所台区经理孟祥龙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所辖台区堑口村的于兰珍老人家里,帮助她用手机交纳电费。屋里黑,想亮个灯,可开关怎么按都按不亮。
“已经好几天不亮了。以前,在开关面板上敲两下还能亮,这次彻底‘熄火’了!”于兰珍有些尴尬地笑着说。
因为儿女们都在外打工,今年82岁的于兰珍自从老伴去世后便一个人生活,腿脚不便的她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困难。作为台区经理的孟祥龙,在走访中了解到于婆婆的情况后,便将老人的电费账户绑到了自己的手机上,每月月初都上门帮助老人交纳电费。这一来二去,于婆婆对小孟经理越来越依赖,大小事都想着要跟他商量。
“灯不亮怎么行呢?晚上黑灯瞎火的,干什么都不方便啊!”孟祥龙一边说一边掏出工具,帮于婆婆检查家里的内部线路。这一查,发现不光灯有问题,屋里的开关、插座、线路都已老化。于婆婆说:“这房子自从建成后,屋里的线路就没更换过。”孟祥龙说:“兜底换一遍,这可是个大工程。不换的话,怕是过年用电还得出问题。”
孟祥龙随即把于婆婆家的情况向溧阳市南渡供电所副所长、“电小能”党员服务小队副队长胡国平进行了汇报。胡国平二话没说,自掏腰包在镇上购买了插座、开关、电线等材料,交到了孟祥龙手里。
拆旧、布线、装开关、拧螺丝……虽是数九寒冬,但3个多小时的活干下来,孟祥龙与同事身上已微微出汗。除了把屋里的线路、开关都换了一遍,他们还特意在于婆婆的家门口装了一盏灯,关照老人说:“这样,以后晚上你进出家门或者邻居来串门,都方便啦!”
看着家里的灯又重新亮了起来,于兰珍颇为惊喜,坚持要给钱,孟祥龙坚持不收,还一个劲地说“有事尽管叫我们”。最后,三人在新装的电灯下拍了张暖暖的合影。(秋冰 唐星宇 彭迪 图文报道)
|